

我們很憂心政府久病亂投醫,在民調低落,藉打撃豪宅轉移焦點,企圖討好中小階層藉以降低民怨,一般平民階層年青族羣,除了喊「爽」以外,就能因此買到房子嗎?最後可預期是三輸的結局:1/房價仍然下不來。2/仇富心態刺激國內資金外流。3:窮人還是買不起房屋,民怨依舊沸騰。因為目前的房價結構,高總價集中在台北都會,而台北都會因資金集中丶產業集中丶人口集中,因此房價欲小不易。另一方面高總價的豪宅不像低總價投機橫行的不穩定市場,它是有錢人儲屋理財的穩定標的,因此怪罪豪宅創高價格及打撃豪宅的課稅措施,只會徒增社會仇富心態,讓富有置產的企業家對政府失望,再度將回流的資金移轉國外,對國內投資環境只有百害而無一利。而中低階層與年青族羣在期盼政府的社會住宅政策屢屢失望之下,購屋痛苦指數將續衝高,民怨仍然無法降低,政府此項政策落至三輸的局面。
反觀新加坡四年內打房八次,香港祭出辣招,大陸新國五條,其所用打房政策勝過台灣,結果房價依續高漲,政府難道無動於衷,仍然依故向錯誤的政策學習?唯今之計,只有在都會區運用民間過剩資金結合國有閒置土地廣建只租不售社會住宅,照顧弱勢無殼蝸牛,才能真正解決居住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