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林上祚/台北報導】
全台600多個公有零售市場,很多攤位與其任其閒置,還不如用低廉租金吸引年輕人創業。台南西門淺草二手市集,每月租金只要100元;屏東北區市場在當地里長牽線下,找來屏東大仁科技大學學生設攤,販賣手工皂、鳳梨酥、養生醬油等產品,學生當起一日店長。
一般民眾對傳統市場,仍停留在陰暗破敗的印象,不過,經濟部中辦科長林春菊說,政府砸下30億元預算整修後,公有市場都已變得寬敞明亮。
經濟部為爭取服務品質獎,請攤商填寫評估問卷,但攤商怕被國稅局盯上,營收成長幅度項目,都選填最低的6%到10%,「填這樣,我們也只好認了」。
然而,全省公有市場仍有很多閒置攤位,位在鬧區的台南西門市場,祭出每月100元的低租金,吸引民眾開設假日二手市集。台南市市場處副處長陳建棠指出,並非所有公有市場,都有發展二手市場的潛力,很多非都會區的公有市場是所謂的「早市」,下午人潮就散去,很難發展二手市集。